beautiful 發表於 2021-10-20 04:59:08

這樣參“無我觀”...「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??」

本帖最後由 beautiful 於 2021-11-15 19:22 編輯

      菩薩雖然利益眾生,看眾生受苦,終日度眾生,但不見眾生相。如果他有執著的心,那就是法執了,就有執著了。有執著了不但度不了眾生,連他自己也變成眾生了,就是這個含義。
所以那些修「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,生我之後我是誰」,乃至於禪宗的「念佛的是誰」,都是要達到真如的理。隨緣,我們要找那不變的。他這樣參啊,參到了,知道了不變,就印得那個真如。
「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,生我之後我是誰?」究竟我是誰啊?這個道理你要自己參,假如參明白了,就真明白了。現在你聽來的解釋,還不能明白,就是明白了也是假明白。
所以法是要你自己去修證,像你在這兒坐著聽經,誰來聽經啊?能聽經的是誰?所聽的又是誰啊?所聽的法是什麼?沒有「能」、「所」啊!「能」沒有,「所」也不存在啊!把這幾句話翻來覆去地多做思考,這叫般若智慧。
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智慧,他說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這個「照」不是分別,是智慧照,照就是覺。覺了一切諸法,一切諸法不存在的、空的,不被它所轉變,這叫用心轉境。要是能明白,轉得動了,那就是佛。
   《楞嚴經》上講:「心能轉境即同如來。」要是心被境轉了,就是眾生。我們現在就是心被境轉,現在還是在轉,我說上句話,你就隨我上句話轉了;我說下句話,你就隨我下句話。你不隨我轉,你坐在那兒,信行思惟,不隨境轉了——你說的沒有,我聽的也沒有,無聽無說。
要是達到這種境界,那就「色不異空」。更能夠證到真實了,你即是我,我即是你,阿彌陀佛就是我,那就是「色即是空」,一切的境就是我心裡變現的,境就是我的心,心就是境。真如隨緣,成了萬法,真如就在萬法裡頭。真如還是沒變的,萬法幻化的境相消了,真實就顯現。



http://m.fodizi.tw/qt/mengcanlaoheshang/24273.html




beautiful 發表於 2021-10-20 05:06:29

本帖最後由 beautiful 於 2021-10-20 05:10 編輯

這首偈語,出自清朝順治皇帝的〈讚僧詩〉。他說得很對,我們哪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?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?
  
  人的身體由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成,一旦離散,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。在五趣六道裡流轉,隔個趣道就迷失了自己,胚胎裡知道什麼?等父母生下我以後,我又是誰呢?我們都是生而歡喜死而悲傷的人,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悲?什麼是真正的喜?
  
  有一位禪師到施主家托缽,恰巧這家主人生了兒子,恭喜道賀聲盈耳不絕,一片喜氣洋洋。禪師卻在門口放聲大哭,主人很奇怪地問:我家剛剛添了兒孫,大家都替我歡喜高興,禪師為什麼反而哀哭呢?禪師回答說:我不是哭別的,是哭你家又多一個死人。
  
  生從死來,不生就可以不死,有生才有死。杜甫曾做詩,說:「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」後來的人對於生死長短除感慨係之外,也有人因此打趣說:我年七十不為奇,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,中間只有五十年,一半又在夜間過去了,算來算去只有二十五年,二十五年又受盡多少奔波煩惱!
  
  現代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,但在無限的宇宙時空裡,一百二十歲也是一剎即過,更何況一般人並非個個有百歲高壽,很多人黑夜裡合眼朦朧時,一口氣上不來,就一命嗚呼了!
  
  生之喜,死之悲,是人之常情,但是一個有智慧的人,不會任寶貴人生倏忽蹉跎,不會任自己醉生夢死。因此,我們對迷悟要警惕,對生死要豁達!




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id=320&cid=66&page=6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這樣參“無我觀”...「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??」